現行憲法四十歲了
12月4日是現行憲法公布實施40周年。
“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堅持憲法確定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不動搖,堅持憲法確定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不動搖?!绷暯娇倳浽邳h的二十大報告中重申了憲法作為執政之基、治國之本的重要地位。
時間的指針撥回到40年前。為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需要,經過反復醞釀、數易其稿,1982年12月4日,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八二憲法”由此誕生,也就是我國現行憲法。自此以后,這部憲法作為國家根本法,以其至上的法治地位和強大的法治力量,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統領我國整個法律體系不斷向前發展。
一部憲法的誕生,不僅奠定了國家治理的基本框架,而且彰顯了法治的起點和初心。我國現行憲法凝聚了全體人民意志和社會最大共識,明確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重要憲法原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程中的一座里程碑。40年來,現行憲法與我國的改革開放進程相伴而行,有力維護了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對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
現行憲法的一個寶貴品格,就是與時俱進。在40年的實踐中,現行憲法不斷吸收黨領導人民創造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根據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和發展,在黨中央領導下,全國人大分別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先后五次對現行憲法的個別條款和部分內容作出必要的修正。五次憲法修改,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總結,體現和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發展成果。
追尋現行憲法與時代同行的腳步,可以看到一條清晰的脈絡,那就是我國憲法作為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在保持根本性、權威性、穩定性的同時,根據建設、改革和發展的需要,不斷適應新形勢、吸納新經驗、確認新成果、作出新規范。通過憲法修改,我國憲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緊跟時代步伐,不斷與時俱進、完善發展。今天的憲法,已更加成熟穩健。
習近平總書記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強調,憲法的根基在于人民發自內心的擁護,憲法的偉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誠的信仰?!拔倚模褐矣谥腥A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自2018年起,根據憲法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就職時應當依照法律規定公開進行憲法宣誓。向憲法宣誓,不僅是一個莊嚴的儀式,也是彰顯憲法權威的重要方式,更是一次生動的憲法教育。目的在于使國家工作人員時刻牢記自己是受人民的委托履職,必須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樹立憲法信仰,恪守憲法原則,弘揚憲法精神,履行憲法使命。
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于實施。近年來,我們通過設立國家憲法日,完善國旗法、國徽法、國歌法等國家標志法律制度,實施憲法規定的特赦制度,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等舉措,不斷強化憲法的實施,有力維護了憲法權威。黨的二十大報告專門強調“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制度體系,更好發揮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維護憲法權威”,這要求我們以更強的信心、更大的決心、更深的力度推動憲法的實施,讓憲法精神“活”起來。
現行憲法凝結了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承載了14億多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這部經受住時間和實踐考驗的憲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必將發揮更加顯著的制度優勢、展現更為蓬勃的生命力。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